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实践
改革内容
一、推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办分开
(一)组建成立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及其理事会,统一履行政府办医职能。2013年5月9日,市医管中心挂牌运作,政府相关部门将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职能统一到中心理事会,减少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直接干预。
(二)理顺市医管中心与卫生行政部门事权关系,促进职能错位配置。改革后,卫生行政部门着力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职责,负责医疗行业的规划、标准、准入、监管,对公立医院、社会医院一视同仁。市医管中心代表市政府履行举办公立医院职责,负责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监管公立医院的人财物等运营。
(三)完善出资人管理制度,促进医院逐步走向法人治理。建立以“分级决策、自主运营、多元监管、依法治理”为特征的“出资人”管理制度。分级决策,即医管中心及其理事会,负责医院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决策;医院管理团队,负责医院内部运营管理重大问题决策。自主运营,即由医院管理团队履行医院日常管理职责;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工资薪酬以及内部资源调配等方面拥有充分自主权。多元监管,即市医管中心通过综合目标管理等实行出资人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实施行业监督;强化社会公众及媒体的社会监督。依法治理,即通过完善医院运行管理办法,财务和资产管理、物资招采等基本管理制度,促进医院依法运行。
二、推动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提高运行绩效
(一)改革投入保障机制。财政补助方面,实行“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 的财政补助新机制。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构建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体系;实行门诊按人头、住院按单元付费为主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二)改革人事管理机制。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以费养事、以事定岗、按岗聘任”的人事制度;完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重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推行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改革,引导医务人员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三)改革诊疗服务模式。深化信息化便民服务内涵,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市民健康卡;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发展整合医学,建设门诊便民服务中心;优化诊疗模式,推出“先全科、后专科”,“医师助理”等诊疗模式;完善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推行基本疾病诊疗服务标准化、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考核,实施国际医疗质量认证。
改革创新点
一、彻底实行管办分开,打破卫生行政部门管医办医职能“一肩挑”局面;设立理事会,相对集中政府各部门办医职能,提升运行效率
(一)管办彻底分开。目前国内多数城市尚未开展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目前只有13座城市成立了不同层级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其中只有深圳、上海、安徽马鞍山三地的医管机构独立运作,其他10家均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二)集中办医职能。国内多数城市政府办医职能分散在编制、发改、财政、人力资源保障、卫生等多个政府部门,深圳在国内较早成立医管中心理事会,并实行例会制度,将政府部门对医院实施的人员编制、政府投入、财政预算、人力资源调配和人员聘任等职能相对集中,确保协调高效。
(三)实施出资人管理制度。使得在外部关系上,医院的规划建设、发展方向、投入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更好地体现了政府意志;在内部运营方面,保障了医院运营管理的自主性、专业性和灵活性;在激励机制建设上,体现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价值追求需求;在服务绩效上,体现了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最大化。
二、切实履行政府办医职能,确保财政投入,减少运营干预,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开放办医
(一)打破按编制核拨补助的方式,改为“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
(二)打破按诊疗项目叠加收费的方式,改为建立混合式的社保付费、医疗收费制度。
(三)打破以药补医运营方式,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控制药品和检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通过财政补助门急诊人次和住院床日的方式,推动医院依靠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打破人员身份管理方式,改为建立岗位管理、全员聘任制度;打破按职称、按级别管理的工资制度,改为岗位工资制度。
(五)打破粗放型的行政化考核方式,改为实行专业化精细化考核,建立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对医院300多个运行数据实行常态监测、动态考核,促进各医院持续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
(六)打破由各医院物资独立采购的方式,改为实行集团化采购和批量政府采购;建立阳光采购公示平台,推行耗材公开比价;探索建立药品、医用耗材现代物流管理制度。
(七)打破封闭式办医格局,推行“所有权与运营权分离”,实现院际、院校、院企合作,大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德国汉诺威国际医学创新公司等分别运营宝荷医院、新安医院、聚龙医院,缓解深圳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改革成效
一、保障了公益性
(一)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市属医院CD型病例(疑难、危重病例)收治率达到70.4%,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2.9%,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4.9%,这些指标与京、沪、穗三个全国性区域医疗中心城市的水平相当。
(二)诊疗费用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市属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294.3元、每住院人次费用11267.2元,总体低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平均水平(266.3元、12058.2元);药占比从2013年的34.6%下降到33.4%。
二、调动了积极性
(一)医院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市属医院实际开放病床数8805张,卫生工作人员16324人,分别同比增长6.1%、4.7%;门急诊1613.9万人次、住院37.1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了5.0%、12.0%。
(二)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属医院病床使用率100.5%,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3.8人次,约为全国医师人均日担负诊疗量的2倍。
三、促进了可持续
(一)促进了学科和医教研能力建设。市属医院共有市级以上重点学科122个,其中国家级12个、省级45个、市级64个;共获得国家级项目及其子项目立项21项,国家、国际发明专利56项,以及省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
(二)提升了医院运营效率。市属医院万元业务收入能耗支出132.3元,同比下降12.9%;万元业务收入卫生材料支出1698.9元,同比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