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鹏改革创新奖/媒体报道/基于“三发三带”模式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

基于“三发三带”模式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

作者: 来源: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时间:2015-11-19

改革内容

华大基因总结工业革命的经验,综合生命科学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必需要素,形成了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任务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的“三发三带”联动模式,将产、学、研、资、政、人才等各要素内在统一,形成了创新的内容与模式。

“三发”:以创新技术为支撑,以科学发现为引导,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三发”联动模式。 华大基因最初的组织结构下设科学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以及提供支持的职能部门和生产平台。多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业务的不断扩大,华大基因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但其精髓依然秉持“三发”联动的模式:
科学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面向百姓需求,在基因科学领域坚持“高举高打”,致力于人类健康、动/植物育种、微生物基因组等领域研究;
技术发明:实现高通量测序仪国产化,打造基因测序、质谱仪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高性能超级计算、公有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可穿戴设备及医学影像为主体的医学技术紧密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加快科学发现的技术开发进度;
产业发展:以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技术专利为纽带,以终端产品(服务)为依托,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带动区域和产业跨越发展。 “三发三带”联动解决了源头创新企业的发展方式问题。“三发”回答了华大基因是如何发展的;“三带”,则回答了如何保障的问题。
“三带”:大科学目标带“学科”、“产业”、“人才”发展。 基因组学的研究,呈现显著的多学科、跨领域、投资大、风险高、科研耗时长等特点。以科研项目为单位,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动态的规模化管理,可以降低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获取最大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项目带学科:秉承以项目带学科的理念,增加研究人员的创造性思考时间,提高科研创新的效率;同时联合内外部各领域专家,设置专家委员会、学术联盟,保证科研项目的方向和完成质量。实现科研项目高效的完成,带动学科的发展。
以项目带产业:秉承以项目带产业的理念,围绕科学发现及技术支撑,以核心项目为核心,以合作项目为外围,以服务项目为辐射,实现带动新型生物产业的发展。
以项目带人才:秉承以项目带人才的理念,在项目中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员工能力,丰富员工的经验,锻炼员工科研与管理能力。


改革创新点

1、开创了“大平台”、“大合作”、“大资源保障”的生命科学研究组织管理方式 将现代工业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方式与生命科学研究相结合,探索出了实现“大科学”研究的全新模式。将生命科学技术研究有史以来“小规模”、“小生产”、“小作坊”的研究方式开拓为颠覆性的“大平台”、“大合作”、“大资源保障”的模式。

大平台:实现从中心法则到结构与功能的全息贯穿,构建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网络体系,打造可延展的工业化运作平台;
大合作: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科技合作(10000多家合作单位、30000多位合作伙伴),通过大合作方式,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在产业链根本上“占领制高点”;
大资源保障:筹建国家基因库,储存和管理本国特有的遗传资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数据,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加速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生物经济产业发展、带动各行业、人才的培养。 “大平台”、“大合作”、“大资源保障”的模式充分体现出大规模基因组平台的“规模效应”,使华大基因具备了非常强的全球竞争力。
2.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 :a)按照 “英雄不问出处”的用人原则,不论资排辈,不重“三唯”(唯职称、唯学历、唯论文)而重能力。通过实战选拔,人才在经历重大科研项目中脱颖而出; b)建立内部讲师制度,根据战略需要结合员工实际需求开发各类技能培训,快速培养人才; c)成立华大基因学院,创建“2+2+X”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2年学院培养、2年校企联合培养、若干年限的研究生深造,培养符合生物科学、技术、产业不同发展业务目标的高级人才队伍。


改革成效

如今华大基因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组研究机构之一,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科研:至今已在《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Cell》和《NEJM》上发表文章191篇;由知名学术杂志《Nature》统计发布,华大基因自2010年连续四年入选《自然出版指数》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技术:至今已建设核酸平台、蛋白平台,细胞学业平台、和动物克隆平台,云计算平台等多个平台,支持生命科学的各个水平的研究。并于2013年在美国收购了全球四大测序仪公司之一的Complete Genomics,于2015年6月推出第一款超高通量测序仪,为生命科学的全息贯穿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华大基因测序能力跃居世界第一、并保持了在生物信息分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至今,国内已完成了深圳、北京、天津、武汉以及香港等处的基地组建,美国、欧洲及亚太国家进行了战略布局,业务开展涵盖了55个国家,华大基因的基因组产业走向了世界。并形成了包括科学家服务、医学服务、农业服务等在内的9大一级子公司。 2014年7月初,华大基因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两款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为医疗器械。2015年上半年,获得国家卫计委批准的遗传病诊断专业、产前筛查与诊断专业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专业全部4个专业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华大医学的巨大产业,在国家相关试点政策的保障下,上了快车道。
人才:至今,拥有员工4000余人,平均年龄28岁的华大基因,已培养出大批21世纪生物产业急需的各类型的专业人才。如:王俊,39岁,华大基因CEO,被《自然》评为“2012年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十大人物”,被美国《财富》评为“影响未来的40位40岁以下全球产业精英”之一,是中国在科学和产业两大领域同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比尔.盖茨曾赞叹:华大让我想起微软创业的年代。正是华大基因的青年才俊们用他们过人的聪明、自信,“经验”,成就了今天的华大基因,并使其不断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