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了解更多>
  • 【研究院动态】追思丨厉以宁:中国工业化阶段尚未完成

    2月27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与世长辞。 厉以宁教授不仅是经济学界泰斗,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厉教授关于股份制改革、所有制改革等重要的经济理论创新,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 【研究院动态】张文魁:促进居民消费要坚持两个“确保”

    编者按: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实际经济增速仍显著低于潜在增速水平。如何设定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怎样释放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未来5年维持5%以上的增速十分必要。为此,2023年要坚持两个“确保”:一是确保人民群众正常出行;二是确保小微企业正常经营。长远来看,要继续扩大改革开放,树立民间信心。

  • 【研究院动态】毛振华: 警惕疫情冲击下的非金融企业与居民部门缩表风险

    2020年以来,疫情导致中国经济两次探底,当前依然是制约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展望2023年,虽然经济运行仍面临压力与困难,但经济修复中的积极因素仍存,疫情也正朝着可预期的方向演进,随着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叠加今年经济增长的较低基数,明年宏观经济增速或能回升至5%左右。

合作交流

唐本忠院士:从中国原创到中国智造

5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围绕“聚集诱导发光:一个崭新的科学概念及其蕴藏的巨大商机”做了精彩演讲,并与线上线下近20万听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了解更多>

倪光南院士:谁掌握了开源主动权,谁就掌握了信息技术发展主动权

信创产业发展关键在生态,开源是创新逻辑和创业逻辑的有效衔接。过去20多年,开源已成为全世界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模式。倪光南院士在演讲中介绍了开源软件的历史渊源、运维逻辑和模式以及中国开源领域发展的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开源界的发展提供了若干建议。

了解更多>

刘科院士: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

全国碳市场7月16日正式开市,15日上午,全球知名的能源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围绕“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做了精彩演讲,并结合他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与线上线下近30万听众进行了交流。

了解更多>

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启动丨王建宇院士畅谈量子科技与中国科技创新

4月15日上午,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起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正式启动。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是一个高端开放型讲坛,以促进科研与产业发展深度交流,增强深圳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目的,在全球邀请科技创新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院士及科学家分享前沿科技发展、形势、创新知识。作为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的首秀,我们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原院长王建宇,围绕“量子黑科技:创新趋势与产业化前景”做主题演讲。

了解更多>

构建“一国两制”下的无边界大湾区

12月15日下午,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广东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南方改革论坛在广州举行。 张思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方向与制度创新》的主题演讲。

了解更多>

党国英: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

7月28日上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党国英教授在我院智库报告厅第十三期发表了题为《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的演讲。

了解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