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库观点/刘守英:当前乡村存在的四大问题、根源及变革出路

刘守英:当前乡村存在的四大问题、根源及变革出路

作者:刘守英 来源: 时间:2021-04-22


提问:我想问一下各位,最近农村那边出现的一个新型合作机制,叫做股份合作社。现在农村农业用地经营权和承包权是分离的,在这种情况下,您怎么看待新的股份合作社的合作机制?谢谢!


刘守英:我们有合作社,后来叫人民公社,后来叫集体,市场经济起来之后,要素的组织方式相应就发生一些变化。土地一家一户承包,但是现在种植的规模又超越了一家一户,中间的利益关系怎么摆,各地就找到了这么个办法。原来的土地作为一种权利放到生产组合当中去,并不是由原来的承包户自己来耕作这块地,而是他把这块地放到新的组合当中,他来获取一定的收益,农民就像股东一样在各地都有一些实验。


我的看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农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把契约关系发展起来,不仅仅是靠血缘、地缘把人们连到一起,要靠法制保障下的契约,里面要算账,里面要有一个契约精神。很多地方搞了股份,如果既不公布账目也不分红,农民是不干的。你一定要能够兑现,要有章程,权利要得到保障。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来说,资源的组合超出了原来一家一户一村的范围,还是我的基本观点。


最重要的需求是来自于农村以外,这个需求的量会带动农村本身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化,我们应该顺应这个潮流,针对妨碍发挥潜力的那些因素,体制机制因素,针对性的解决。包括土地制度、农用地管制、住宅、移民等,都要应对相应的挑战。目前来看,障碍还是不小的,跟喊的口号之间有很大的不一致。真要让口号落地,就要针对性解决问题,解决那些妨碍我们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问题,有一些还要改相应的法律。


现在有一种讨论,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回乡的农民是在增加的,但增加的回乡农民到底去了哪里现在是要观察的。据我所知,农民并不是回村也不是回镇,确实一些县一级的工作是在增加的,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农村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而不是大量的人回到乡村去从事农业和非农的工作。现在整个农村里面的劳动力,老龄的劳动力就业非常不充分。有一些地方有扶贫工厂,实际上就是利用农村这些没有充分利用的劳动力在从事工作。县一级以下现在很多回流的劳动力到底是否可持续,也是值得观察的。回去的很多就业的劳动力从事的都是一些临时的工作,以及乡村增加的很多项目,像土地整治、修路这些工程性的项目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在县城以下,传统的乡村地区可持续的工作机会实际上也没有明显的看出来增加。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未来农民就业的机会主要还是在都市圈和城乡融合的地区,而不是大量的人回到乡村增加就业机会。


本文作者刘守英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本文系作者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分论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上的发言,转自财经网3月2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