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圳改革30人论坛/活动报道/【30人论坛】南岭:深圳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分析及相关建议

【30人论坛】南岭:深圳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分析及相关建议

作者: 来源:30人论坛 时间:2016-03-29

3月25日,深圳改革三十人论坛举行专题研讨会议,主题为《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会议聚焦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圳实际,通过深度交流、研讨,探讨深圳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可操作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整理了南岭同志的在会上的发言,供给侧改革,深圳怎么改?且看他的观点。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任务与政策

我讲两个问题,一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任务与政策。总书记在2015年的11月份提出来的两句话,“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个作了全面的部署。
这个背景为什么会提出来,大的背景是中国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是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转折性的变化。

►从需求侧来看,2013年我们的城镇户均住宅超过1套,新开工的住房面积在2013年出现峰值,2015年房屋施工面积和开发投资的增速都接近于零。

2014年千人汽车拥有量超过100辆,按照国际的经验显示,我们的汽车增长到了减速阶段。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

我们的投资经济拉动的这些东西都在发生变化。

►从供给侧来看,我们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达到峰值,按照国际上的16—64岁的标准,在2014年也会达到峰值。劳动力的供给劳动人口会往下掉。2015年全国的发电量出现了1978年首次的零增长,水泥的产量也出现了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钢产量出现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我们是不是重化时代已经在开始往另外一个方向转了。

从产业结构看,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第一次过了50%,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6.4%,投资、出口和工业驱动增长的模式渐行渐远。

 

还有一些产能严重过剩,PPI指数多个月为负,30、40多个月连续为负,2016年的1月份为-5.3%,煤炭、油气、重化的一些PPI的指数平均下降20%,所以这些企业基本上是亏损的。

结论

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

另外一个背景,靠需求管理难以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世界需求在萎缩,出口拉动增长动力在减弱。2012年我们的全球贸易增速从过去的30年平均为GDP增速的2倍,回落到低于GDP的增速。2015年全球贸易额负增长,全国进出口的负增长,是-7%,世界需求在萎缩。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下降,投资拉动难以为继。从09年到去年的第三季度,我们每一年几乎都有强刺激,2009年是4万亿拉动的几个百分点,把经济往上推了。但是以后基本上推不上去了。到去年我们固定资产的强度也很大,但是经济增长还是6点几,这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投资回报递减的规律在起作用。

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增加。地方债务平台融资大大超过警戒线,现在预计超过20万亿,过去地方政府驱动的模式也不可持续。全国国企的资产负债率从07年的58.3%上升到2015年11月末的66.4%,其中洋气的资产负债率从2007年的56%上升到2015年11月末的67.7%,债务风险加剧。

货币效应也在减弱,宽货币也不能刺激经济增长。2014年末我们的M2约为135万亿,2015年末是134万亿,中国的M2与GDP相比大约是200%,在美国对这个有争议,现在的货币量到底是多还是少的看法不一样,美国找了一个数字,同期他的M2的的增速是他同期GDP的80%。今年我们M2的增速也超过GDP增速的2倍。

结论

以上数据表明,主要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受限于政策工具本身,对经济增长推动力也已减弱。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三去”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去重化的过度生产。“一降”是降成本。“去”是去房地产的库存,我们国家房地产的库存大概是五年不新建房子,要消化5年的时间,现在批出去的不算,现在压力非常重。风险主要是化解金融的风险,所以今年不让地方加杠杆、加投资,补短板主要是扩大有效供给,中央我们主要是讲扩大有效的供给。

围绕这五个任务相配套的是五个政策,宏观政策要稳,主要表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实行的是赤字、财政、减税的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要准,有扶有抑,精准发力。微观政策要活,放松不当管制,激发要素活力。改革政策要实,去改革空转,抓改革实效。我们很多的部署改革,但是老百姓社会的获得感不够,今年要增加大家的获得感,社会政策要托底,我们在就业、在社保上要稳定。

结论

五大任务,五大政策支柱,他们的趋向都是改革。不管是产业、微观、要实还是要托底,都是要通过改革来实现,不是通过过去的方式来实现。

所以进一步分析,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这么几个理解: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面向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结构失衡、短期失速而提出来的,不单纯是宏观经济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的应急之策,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应对这几个方面提出的东西,不是一个短期的需求转向供给。

►2.要分析一下这五大问题,这五大问题形成的成因很多,周期很长。比如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五大问题,我觉得有这么几点要值得注意,一个是GDP导向,长期是以GDP论英雄,我们很多的投资地方政府争先恐后地投资,造成很多的过剩产能。另外是市场分隔,湛江搞钢铁、武汉搞钢铁等等,这样是诸侯经济,大家都在干。就像现在做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一样,做汽车一样,都是这么上的,市场分割诸侯经济。再就是以审批作为管制手段,我们长期以来,钢铁这样一个东西都是国家发改委批的、管制的这样一些东西。还有政府的职能的缺位错位,政府冲到第一线投资,或者是推动投资。

这五个东西解决我们现在这五大任务,如果还是遵循过去的那个方式,我们没办法这一次完成供给侧改革,下一次去产能,可能下一次还是要去产能。

►3.解决问题要从成因、机制入手,釜底抽薪。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改革,抓住了改革才能形成经济增长新的内在机制,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在新经济阶段的稳定增长。


二、关于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深圳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以上五大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也是有。比如说我们的制造业,一个是制造业的外移,像华为到东莞,华为把他的手机总部和华为大学搬到东莞。像中兴通讯也是把他的产能放到河源。我们市里面的PPI生产品价格也是连续30多个月在负增长,供给在萎缩,不是说没有问题,但是这个严重。

所以我觉得深圳还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方向,但是深圳还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有利时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言。释放活力、挖掘潜力、提高竞争力,赢得新的比较优势。

❶加快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这个讲得很多,关键是落实。我也引用了李克强的一个在“两会”上的讲话,李克强说,“我们现在的审批事项还是比较多,而且保留的事项中有很多标准不统一,还有不少证照没有必要,今年也要砍掉一半。”我们在改,在进步,但是怎么样让企业、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还要加强。

我觉得大概是这几方面要做,一方面就是要继续优化行政审批的流程,减少文件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一个治本的做法,就是要转变监管体制,由强制审批为主,转到事中事后的监管上来,只有这样,这样一个政府的监管才能够改批为建才行。今年要做的就是要尽快推出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在浙江推了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我们现在好像还没有推出来,我建议要做这些事情。然后通过制定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放开企业的进入,我们来监管。这个要做起来我觉得空间很大。

2015年我们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在思平常委的领导下,推出了以国家进行简政放权的精神举措为指导,结合深圳的实际,对政府管理的事项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深圳市简政放权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将会大大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理流程,节约企业的成本。建议我们市里面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再去看,能够吸收尽可能吸收。就是每一条提了很多很具体的怎么样简、怎么放的一些方案。 我看发改委也在这方面写得非常多,但是我觉得要更实一些,包括让大家有获得感。

❷加快清理现行的规制,解除生产要素的束缚。
去年以来国务院制度改革力度大,在资质、评比、达标、证照等多项的规定被取消。日前公安部、交通部又宣布废止了出租车管理规定。我市在特区成立以来制定了大量的规知,这些都发挥过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治理方式的转变已经不适应形势。尽管今年已经废止了部分的法规,但是还有较多的空间和紧迫性,尤其是对涉及企业的审批、审核、备案、许可、认定、认证、检验、检测、收费规制要清理,或者取消、或者完善。延缓了规制的清理改革,就很难从前置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这样一个改革是有空间,而且可以有所作为的。
李克强总理说,他说“还有一半的证照没有用,应该取消”。我们不知道取消了多少的这样一些东西,我觉得我们的改革里面应该在这方面下工夫。

❸加快新制度、新政策出台,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好的软环境。
新经济是深圳的骄傲,也是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培育的力量。这个“新制度、新规则”我们怎么样去找,我们哪里去寻找。

最近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先生针对深圳的教育、医疗、产业三个短板,提出了一个“嫁接论”,他讲深圳有很多的企业,民营企业发展非常好,这些民营企业已经对教育的方向、对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引进、对医疗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对产业的发展,有很多生长点,但是现在政策出不来。所以他呼吁要搞“嫁接论”,希望市里面在这里面下工夫,他有非常多的制度需求、规则需求、概念需求。所以我们真的要为新经济提供好的环境,要从这里面去找我们的政策需求,不是我们说一个制度。我也看到最近市里面推出了一个创新的文件,里面有很多新的制度推出来,有针对性。

第二个案例是马化腾他在“两会”上提了五个提案,都是针对当前信息产业新的分享经济所需要的这样一种制度需求,我们的有不还有的想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我们有没有制度设计让他生长啊?
华为公司的老总任正非呼吁要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现在有人这么说,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赛跑。如果我们这场赛跑输了,就是套利,房地产金融去年增长得非常好这是好的消息。但是里面不或的一面是,可能我们的资源可能在这些方面流动,这是因为这里面利润高才向这方面流动,但是怎么样处理好这里面的一些关系,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需要研究新制度供给的供给点在哪里去寻找。

❹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据TCL董事长李东生称,现在全国制造业平均利润水平不到2%,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这两项就占了0.5%,取消两税意味着企业利润增加1/4。这两税比例是30年前制定的,当时是地方政府没有钱搞城市建设、搞教育,现在已经几万亿的土地出让金,不应该再存在两税了。去年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在《深圳市简政放权改革方案》中,也提出了深圳的一些政府收费可以减收或者是免收,比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看来这些东西建议市里面研究,给予实实在在的嘉庆负担。

❺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放宽准入制度,特别是在用地、在监管标准,在专业人员职称评定方面都要提供条件支持。

❻实施深圳标准的提升工程,激励企业提供高品质的标准和服务。
积极争取国家标准立法试点,我们的标准法是1988年制定的,做深圳标准的时候我曾经召集一些专家进行讨论,我们的标准法为什么不能修改呢?他们说一旦修改,很多的企业就生产不下去。这些低标准就为低品质的产品提供了市场,所以深圳建议在这方面结合深圳的特点,企业的实力,细分行业的优势,参考国际行业水平,制定较高的标准,把深圳变成一个提供高品质产品一个制造的基地。

或者是争取不了我们应该出台措施,从政府采购、政府奖励、用地政策、财政补贴方面支持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

❼加快推进涉外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提升供给水平的能力,是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动力源,当下有几个事情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服务业的深度开放,一个是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一个是自贸区的发展,一个是开放式创新,一个是资本输出,一个是深港新合作。这六个方面是深圳开放要注意的问题,这六个方面都有很多的制度的、法律的需求,政策的需求。我们深圳要做出很多新的制度来供给,来刺激提高我们供给侧这样的一个水平,我觉得我们能不能从这六个方面,在买房上下点工夫,我们有没有新的制度出来,可以促进提高我们深圳开放的水平。

❽形成改革的动力、压力机制,促进改革扎实有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的一个核心,就是在激发土地、资本、劳动、管理等要素的活力,解除生产要素的束缚,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的重点是政府职能、政府规制、政府管理方式的调整,却确是一场壮士断腕的硬仗,因此在这样一个改革的阶段,迫切需要培育改革的动力,要加大压力,增强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激发改革的能动性、积极性。

只有这样,我们上面所提的废除旧体制的束缚,来激发新制度的供给,才能够形成这样一个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