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挑战与未来
以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 40 年的历程。40 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无疑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那么过去 40 年中国改革开放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又面临着什么?未来意味着什么?
文 | 汪玉凯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一、把改革开放 40 年的成就放在近代中国经济的大 V 字型格局中来观察
美国著名历史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曾对世界各国的历史经济做过一系列比较研究。谈到中国时,他表示:
从公元 00 年到 1820 年这 1800 多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没有低于过 20%,高的时候甚至超过 50%;
而1820 年后,近代中国经济则一路下滑,从 1820 年的 32.9%,一直降到 1945 年抗战胜利时的 4%;
从1949 年中共执政一直到 1980 年,中国经济大体也只徘徊在 4.5%;
而中国经济真正腾飞是在实施改革开放的 80 年代以后,到 2017 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已经上升到 15%,折合 12.24 万亿美元(当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为 19.7 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份额接近 20%)
近代中国经济总量所占世界份额变化表
如果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放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观察,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巨变一目了然。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发生的巨变呢?要高度概括的话,最主要的经验大致归纳为三点。
中共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果断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这为中国经济的持久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 1978 年 12 月在北京举行,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上述三条,使短短40年的改革开放重塑了中国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传统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三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
01
改革开放的整体格局发生重大
首先,当今许多中国老百姓对改革的认知,再也不像1978 年改革开放刚起步时那样期盼改革、拥护改革。一些人的看法很尖锐:认为医疗改革让人看不起病,教育改革让人上不起学,住房改革让人买不起房。这些话的确言过其实,但现实中很多老百姓有这样的切身感受。
其次,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社会转型、体制转轨都在加速推进;而我们面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并没有减少。
国家经济增长曲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曲线双双向上,但社会道德曲线掉头向下。
另外,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中国的形象却不断被国际社会误解、误读。
实际上看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经济似乎并不是所有问题的全部,其中还包括对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定位以及价值层面的争执和分歧。
02
传统的发展方式走到尽头
过去中国经济能够高增长40 年,达到平均 9.5% 的增速,这与传统发展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如廉价劳动力、低廉的资源价格以及巨大的市场等,都是这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独特条件。
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到了今天,已经越来越走不通了。
03
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和矛盾有增无减
所谓四种考验,就是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
与执政风险上升相联系,在改革处于焦灼期和深水区的环境下,中国面临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信任风险等都有上升趋势。
中国经济面临的“三者叠加”局面
从上面「三者叠加」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如果中国经济三个战略转型实现不了,既会影响小康目标的实现,又会降低应对经济下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十九大提出的未来中国经济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大目标。
三、未来中国改革开放是否成功的五大标志
0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重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正视的关键性问题。
02
全力保障民生和人民当家做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理念,对老百姓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是民生问题;二是民主参与问题。
03
创新社会治理和释放社会活力、坚持公平正义
如何处理好加快社会发展与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关系,处理好释放社会活力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关系,这确实对政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04
建立约束公权力的制度笼子
在新时代下,如何有效地管控公权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历史的软肋。
05
如何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抓住国际环境的机遇
改革开放后的30 年,中国一直有一个相对好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立体现代化,中国依然是一个平面现代化,城乡差距巨大,人均GDP 排在世界 80 多位,在世界产业链高端的话语权还很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四、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多管齐下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因此,在当前中国内外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确实需要对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辨是非,这样才能使全党全国人民形成新的共识,凝聚新动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利益集团盘根错节
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
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防止欺诈,反对垄断;遵循国际法以及国际贸易的相关准则;
政府要带头守法,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要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体现公共政策的公共属性;
最大限度地约束公权力,遏制权力滥用,严厉打击公权力在市场中的寻租行为等。
如果未来在经济领域,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在上述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重要突破,并逐步完善,不仅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会更具吸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所有中国人民都能从改革中获得实惠,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本文选自《国家治理周刊》第32期,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