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华: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环境治理
2017年9月7号上午9时40分,我国著名的环境生态领域专家,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教授做客我院智库报告厅,发表了题为“走向转型发展:引领巴黎协定和2030进程“的演讲,从全球视野高度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张思平主持活动并致辞。
视频时长:2分54秒
观点摘要
◆我今天与大家从一个全球视野上来看看中国怎样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中来认知、定位自己、来考虑我们的发展。在二十多年的国际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谈判、分析、研究、交流中,我们提出的一种新的世界格局责任制。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学者的研究,还是我们一般的市民,都将带来一个新的世界格局认知。
◆联合国在2016年做了一个预测,如果按照中国1.6—1.8%的生育率,我们到本世纪末有10亿人口,如果按照真实的生育率1.048%,到本世纪末不到6亿人口。而印度在2050年前后峰值可以超过17个亿,印度发展的速度在有些时段比中国还高,因为他现在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渐渐式微,中国的人口已经慢慢地迟滞。
◆美国尽管增长力比较有限,但是也有3.2亿,到本世纪末有4.5亿人口。美国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是非洲20个人的水平,是中国的5倍。如果这样看,将来资源能源的消费和需求会在哪?把这样的格局一看,我们就知道将来这个世界上对于这样一些资源环境需求在哪,对于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和压力在什么地方。
◆我们看需求只是一个潜力,能不能转化成现实,还要看他的经济发展。我们看一下经济发展,根据世界银行按照汇率统计的世界经济的占比,美国为什么是一强独大呢?在三个世界的50年代、60年代,他在世界经济占的比重接近40%。欧盟也占将近1/3。但是由于我们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在的占比接近15%了,这是按照汇率。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我们的数字跟美国大致持平。这是为什么有舆论说我们已经超过美国了,世界第一了,实际上这个路还是很漫长。
◆我们为什么要搞金砖国家,为什么搞亚投行?因为我们在国际话语体系中间没有机会,而美国可以一票否决,我们比英国、比德国都差,我们没有话语权。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强化金砖机制,为什么要搞亚投行,也是因为国际战略的考虑。
◆为什么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关注,很显然,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饱和经济体,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饱和的状态,饱和经济体经济的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应该说是属于不断地会下降。
◆关于生态底线,在金融学理论里面不承认发展和生态的两条底线,认为只要有投入就可以不断地生长。但实际上我们是有边界的,我们讲的是一个系统,缺一不可,缺了一个,整个系统的功能都会受到损失。
◆我们现在的生态体系,相对于工业文明这样的一套发展态势,应该是更加鲜明的。如果要构建中国特色具有普世意义的经济学的构架,显然我们要从根本上找到我们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样的分析、这样的演化,应该说也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种创造。
◆关键是我们转型的思维,转型的行动。如果我们现在在思想上能跟上这样的发展转型、这种范式的转变,那么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都不应该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关于雾霾,有人说是属于天气的问题,真的跟天气无关系。京华时报在北京拍的照片中,上面是蓝天,下面是雾霾……雾霾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是根源所在。就从pm2.5监测以来,所有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都有比较大幅度地下降,现在最明显的就是珠三角,当然珠三角现在的污染是臭氧超标,那是二次转换的污染物,不是一次性的。
◆国内环境问题,在技术层面做得还是比较多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无非就是三大内容:解决资源节约,提高效率;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难点在于我们现在的融入,环保法一直落实不了,体制机制改革不存在做不到的,就关键在于想不想做。现在五位一体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位置,让他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关键是要融入。像环保风暴很多,但是不管用,一阵风过去以后,甚至风都刮不到。现在一督查,追责,这个效果就立显了。
“智库报告厅”是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创办的高端、前沿、开放、公益性论坛,定期邀请各个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在改革创新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相关部门人士开讲,并与深圳市各界有识之士交流。
此前,“智库报告厅”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周其仁,以及著名学者许纪霖、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俞可平等发表演讲,反响热烈。